常見問題 - 國家考試免費資料索取>>
國家考試常見問題 | |
---|---|
1 | 為什麼要考國家考試? |
2 | 考公務人員的資格? |
3 | 公務人員資格是否永久有效? |
4 | 高、普、初考,跟特考的三、四、五等,有什麼異同? |
5 | 關於公務人員的考試資格,需要一級一級考上去嗎? |
6 | 我現在正就讀大學,若是考上公職可以保留資格嗎? |
7 | 不是相關科系可以報考嗎? |
準備考試常見問題 | |
8 | 國家考試這麼多,我要怎麼選擇? |
9 | 到底該不該先求有再求好? |
10 | 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 |
11 | 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學員分享) |
12 | 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榜首分享) |
13 | 英文不好該怎麼辦?考試時會很吃虧嗎? |
14 | 為何要選擇專業輔考機構? |
各類國家考試常見問題 | |
15 | 想要分發到家鄉附近工作應該要參加哪種考試? |
16 | 考取原住民特考後是否可以放棄原住民身分? |
17 | 非警大警專畢業可以報考警察考試嗎? |
»問:為什麼要考國家考試?
答:
- 公職是「穩定」的工作!不會隨著經濟景氣或不景氣而增加或減少薪水,且有許多福利。
-
公務員有高福利:
退休俸:80%本金+退撫金。退休後可月領3~6萬。
優惠存款:18%。
教育津貼:小學到大學,津貼為500~33,000元! - 五都改制,編制由「縣」改制為「市」,規模變更使缺額增加。
»問:考公務人員的資格?
答: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算至考試舉行前1日止),具有下表所定應考資格者,可應考大部分國家考試(符合1項即可)。
考試名稱 | 級別 | 考試資格 |
---|---|---|
高考 | 一等 | 博士學歷。 |
二等 | 碩士以上學歷 。 | |
三等 |
1.大學以上學歷。 2.經普通考試或四等之特種考試及格滿三年者。 |
|
普考 | 四等 |
1.高中職以上學歷。 2.經初等考試或五等之特種考試及格滿三年者。 |
初考 | 五等 |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算至考試舉行前一日止),免附繳學歷證件可應試。 |
另外,為了鼓勵現職人員,如果具有低一等級考試及格資格滿一定年限,也可以報考高一等級考試,例如高考三級考試及格滿二年後,可以報考高考二級考試。換句話說,應考資格有兩種途徑,以便吸納各種人才。
»問:公務人員資格是否永久有效?
答: 考試及格以後,取得公職的資格永久有效。依現行法制,應考人完成所有考試程序,拿到考試及格證書以後,如果沒有公務人員考試法及公務人員任用法所訂不可以擔任公務人員的情形,所取得的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永久有效。
»問:高、普、初考,跟特考的三、四、五等,有什麼異同?
答:
高普初考與地方特考,不同點有2:分發單位、綁約。以下做簡單分析:
高普初考 & 地方特考 | |
---|---|
相同 | 1.報考資格、2.薪資福利。(見下圖) |
不同 |
1.分發單位: 高普初考:全國性分發。 地方特考:按照報考的區域分發,例如報考台北市地區,考上後能在台北市內的單位做分發,不能在台北市以外的地區。 2.綁約: 高普初考:在工作單位綁約3年,之後便可請調到其他地區、其他單位。 地方特考:在同一單位綁約3年;在同一地區綁約6年。 |
高普考跟特考的薪資、報考資格、職位等,如下圖:
»問:關於公務人員的考試資格,需要一級一級考上去嗎?
答:不需要!
只要您的學歷符合參加考試資格就可以報考該等考試。如果您的最高學歷為大學畢業,您就可以直接報考高考三級,不必從初等考試開始參加。
»問:我現在正就讀大學,若是考上公職可以保留資格嗎?
答:不可以。
依據《公務人員考試法》規定,可以保留資格的理由有下列3項:
- 服兵役,不能超過法律規定役期。
- 就讀碩士,可保留2年;就讀博士,可保留3年。
- 疾病、懷孕、生產、父母病危及其他不可歸責事由,可保留2年。
- 有子女重症事由者,可保留2年。
正額錄取人員除前3項保留錄取資格者外,應於規定時間內向實施訓練機關報到,超過期限而未報到者,即喪失考試錄取資格。
»問:不是相關科系可以報考嗎?
答:通常這個問題最常出現在司法特考當中,很多嚮往投身司法工作的考生都有一個疑慮,那就是:非法律相關科系的能投考司法特考嗎?如果能投考在準備上會不會很吃虧?
其實司法特考除了三等的行政執行官、心理測驗員以及心理輔導員有科系上的限制,其他都是沒有科系上的限制。而法律相關科系的學生通常會將目標放在司法三等的考試,若非本科系生可鎖定四、五等考試來避開本科系學生競爭。
至於其他的國家考試,只要沒有特別限制,非相關科系也是能夠報考,而且很多考生在畢業之後數年才重拾書本,基本上都是從0開始,所以準備的期間所付出的努力才是關鍵。
»問:國家考試這麼多,我要怎麼選擇?
答:
-
考量類科缺額:
缺額越多通常錄取率高,普遍來說行政人員缺額最多:民政(文科)、人事(管理學院)、財稅(會計財務國貿)、戶政、一般行政。另外也建議考生鎖定首度招考類科,除了沒有重考生競爭,一般來說報名人數和錄取門檻也相對較低。 -
評估自己的專業和興趣:
報考類科若能符合自身專業背景和興趣,在漫長的準備過程中才不容易厭倦。 -
轉調的機會:
通常選擇行政會比較好遷調,因各單位機關缺額多,比較容易遷調回自己居住地或者喜歡的地方(一開始分發是看成績高低)。 -
學歷的高低:
碩士以上學歷者建議專注在三等的考試,因為四五等的考試無法充分發揮寫申論題的優勢,大學學歷者以三等為主四等為輔,可視準備情況做調整,高中職學歷者以四等為主,視準備情況也可跨考五等類科。
»問:到底該不該先求有再求好?
答: 基本上公務人員的上班時間固定、假期多,倘若能妥善規劃時間,也有很多從低階轉考高階成功的例子,像是司法特考四五等的類科,都是轉跳更高階公職或是國營事業的跳板公職,所以先求有一定有機會讓自己更好!
»問: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
答:
-
心態:
考選部每年9月會提供各公職的考試日期,安排好自己的考試計畫表。要考上就一定要念,不要抱著考考看的心態,沒念一定不會上。在國家考試中很多都是沒有準備或者沒有念完的考生就上戰場,有6-7成以上考生平均分數落在50分或者以下,所以讀完是個關鍵。 -
安排考試計劃表:
把1年有多少考試,按時間一一排列。並選擇或者全部嘗試,因為考試是種經驗可透過許許多多的試場經驗來累積。 -
製作讀書計畫:
當下為一個時刻到考完為終點,這段時間內要如何安排就是 要靠讀書計畫,哪個先準備?需要多少時間?要跟什麼配著念?
製作讀書計畫

行政學讀完後可以衍生看公共管理,政治學後是公共政策。
國文選擇能由考古題裡快速吸取經驗,作文(論述)公文(格式)則要分配頁數並充分運用考卷。
英文則是需天天準備增加單字量。
法學知識需多看拿分會更快。
準備時間有6個月,則一天花6小時準備。
準備時間有9個月,則一天花3小時準備。
體系性高:有必要從寬廣觀點理解學習。
雙向性高:需要請人教授或提問(補習)。
剩下的就是企圖心跟執行力,因為敵人永遠是自己。
»問: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學員分享)
答:
-
零碎時間不要浪費:
將要背誦的東西寫在便利貼上,利用搭車或吹頭髮等空餘時間背誦,一次背一點,長期累積,便能輕鬆記下。平時整理筆記很重要,考試前只要熟記筆記中的標題和關鍵字即可,更可以自創口訣幫助記憶。 -
申論題答題技巧:
平常看到一些不錯的英文名言佳句就要記下來,寫申論題時,可將其運用在前言或結尾,並說明這些名言佳句與題目的關係,提高與其他考生的鑑別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
具有時事性考題,除按照題目作答外,還應設法連結學理,讓閱卷老師瞭解你熟悉該問題或現象,並有闡述能力,例如題目要求回答對於蘇花高興建的意見,考生除寫出正、反方看法外,還可以套用「政策論政」理論答題。
要掌握答題節奏,每題申論題約有30分鐘可以作答,因此平常除將考試科目讀熟外,還應該以寫考古題做為練習,培養1題能在20分鐘內完成,以讓剩下的10分鐘做重複確認。 -
讀書會別成八卦會:
組讀書會的功能主要是為相互監督、交換資訊,在最短時間內吸收知識,而不是聚在一起聊天,建議考生可利用吃飯時間討論即可,不要另外浪費時間開會。 -
留意時事趨勢:
「時事性議題」最容易入題。 -
切勿偏重單一科目:
每個考科都應平均分配時間做考前複習,不能有放棄某一考科的情形,才能提高平均分數。 -
作息正常:
考生在考前2周應開始調整作息時間,少熬夜,避免考試當天精神不濟,此外,考試當天不應帶太多書去考場,只要準備平時作的筆記,熟讀重點即可。
»問:準備國家考試,怎麼樣最有效率?(榜首分享)
答:
榜首準備方法
民國100年高普考人事行政雙榜首李佳霖,面對自己從來沒有讀過的科目,她不但勤於整理筆記,也要求自己第一次讀就要用心看。剛開始抄下的筆記也許最多、最複雜,這時候她就會邊讀邊篩選內容,讓筆記愈變愈少愈精準,再搭配黃色蠟筆圈出最常考的重點,而容易忘記的部分就貼上標籤紙,把筆記去蕪存菁。
而已屆中年的原住民特考榜首邱昌清提到,自己在前8個月的準備期,雖然是靠著練習考古題來理解考科內容,但他還是認真詳述每個解題步驟,以免之後複習時,發生明明有印象卻還忘記重點是什麼的情形,又要再重新念過一回。
至於邱昌清也會要求自己,在後4個月在反覆練習練考古題,最起碼都要親自寫上5到6次,並牢記參考書上附的公式,想到就默寫,死記硬背才能加快解題速度。
例如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以及刑事訴訟法的提起再審、重審事由以及除斥期間各有差異,就可以用表格來釐清。
又或是行政能力中分為三項變數,為績效、結構、環境,林欣儀則是以「效(小)、結、境」的方式來背頌,念起來就像「小捷徑」,像這樣以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字詞,能立即降低背頌的難度,且不易忘記。
但搭配案例,如小明在A地上有果樹,約定小華可以採收果實,之後小明把A地設定抵押權給小英,則當實行抵押權時,抵押權範圍是否涵蓋水果,就分成幾種情形……像這樣以日常生活中的發生的實際事件來記憶,所有法條才能融會貫通,也較能應付考題。
他提到,若以每周念書6天的進度來看,假設周一念了A到B,周二就從A到B到C,如此到周六時,就可得到A到C到F的進度,等到兩周後念到M的時候,就可以一次驗收A到M的進度,邱昌清說,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兩周後全部忘光念過的部分。
「我會在床前貼L型文件夾,把不熟的、難背的筆記抽出來、放進去,一次大概兩三張,在睡前重複背,增加睡前記憶;或是賴床的時候,就會拿起來背。」不怕法條催眠,李佳霖反而要把容易忘掉的在睡前統統丟進腦海。
林欣儀也會把背了好幾次,都還沒進入「長期記憶」裡的內容,集中抄寫在筆記本,睡前重新閱讀背誦,每天複習加深印象,靠著每天翻每天念,也能深深映入腦海。
»問:英文不好該怎麼辦?考試時會很吃虧嗎?
答:英文能力是長久累積下來的,想靠短期衝刺效益不大,但以高普考為例,真正的英文考試只40%,主要的分數還是靠憲法和法續,所以好好的讀法科即便英文程度不佳,還是有可能拿到70分的高分。
另外多增加腦中的單字量,也是國家考試增進英文能力的不二法門。
»問:為何要選擇專業輔考機構?
答: 有些考生會認為考公職買書回家自修及可,或許這樣做可以考到不錯的分數,但在國家考試的世界一定要絕對高分才能夠錄取,往往那3~5分就是考取與否的關鍵。不論是面授課程或是函授DVD,由專業且具多年經驗的老師來幫你點破盲點、抓住重點以及分析考試範圍,可以少走不少冤枉路,更可以掌握那關鍵的3~5分。
如果選擇面授的學生,除了能感受到同儕競爭壓力而不敢輕易鬆懈之外,有任何的問題也能立刻提出讓專業的老師親自解惑,學習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問:想要分發到家鄉附近工作應該要參加哪種考試?
答:地方特考採取分區報名、分區錄取,保證上班地點離家近!
»問:考取原住民特考後是否可以放棄原住民身分?
答:最新修法規定,考取原住民特考後放棄原住民身分者,將取消公職資格。
»問:非警大警專畢業可以報考警察考試嗎?
答:可以。
自民國100年開始,警校生參加警察特考,一般生則可報名一般警察特考,分流之後一般生就不必擔心警大警專的學生競爭。